跫音

待续

这半年的摄影专业我都学了啥?

ChingChen:

11:



这实在不是一个好标题,但是够直白了(请原谅我语死早…)。学摄影半年,对于“摄影”二字的心态起伏变化还是挺大的,特此写篇小结,也算是这半年没白过。最后会放上近期三个月内看过的摄影师/摄影项目/阅读书目材料/相关网页(国外的摄影比赛,摄影组织等)(阅读文章和部分书目的PDF版在后文中已附网盘链接)。[注:此文略长]




先说一下我们学校的摄影研究生们平时的学习情况。学校的学期是季度制的,半年就是两个学期,平时一个学期五个月要学的东西我们都是压缩到两个多月学完,压力非常大。研究生每学期至少两门课,三门课的话大多数美国学生也招架不住。课程基本分为两类,Lecture或者Studio。Lecture的课基本就是艺术史/摄影史,Studio的课就是会有拍摄的作业,每周大家都会把前一周拍摄的作品印出来然后一起讨论。


研究生的时候基本不再教授技术技巧方面的东西了(如暗房工艺,Photoshop,布光等),我们系主任的说法就是,“研究生级别,是要看你对摄影领域作出了什么样的贡献。”顾名思义就是,你的摄影具有什么意义/作用,为什么大家要关注你的摄影,你的摄影能为人们带来什么。[四个字:你凭什么?] 很多人大概是不会想到这儿的,但对于我们却是不得不一直都要思考的问题。






关于上课学什么


这学期的Studio课,教授让我们自己想个人的拍摄项目,写一个简单的计划书,每个人都要在班上阐述自己想拍摄的主题和内容。大家都觉得合适,教授也认为没什么问题的话,就算是通过了。然后就是每周的拍摄和作品讨论,需要把拍摄照片都自己打印出来钉在墙上,这样方便大家边看边讨论。期末的时候要根据拍摄项目写艺术家陈述(Artist Statement),长度为1-2个段落即可。


这学期的Lecture课我选的是网课,摄影文化史。网课比较痛苦,因为见不到教授,作业也特别多,每周除了看书还要看额外的阅读材料,写两篇短论文,四篇评论。期末做的研究项目内容是选“一个当代摄影师+一个具体的主题”,比如我选的是Alex Webb,内容上不光是简单介绍摄影师,作品特点,他的色彩和用光,还要思考的是:“谁是这种摄影类型的先驱?纪实摄影和艺术的对立关系是怎样的? 所谓的‘纪实摄影转折至艺术领域’代表了什么?为什么如今的纪实摄影与艺术的关系要比以前紧密许多?为什么Webb的作品有着史学的重要性?还有哪些跟他风格类似的摄影师?…”结合历史看问题,就不光光是停留在表面那样简单了。更多的会在后面提到。






关于器材和技术方面


我个人是觉得没必要太执着于器材。对于我来说它只是个媒介或工具,能达到我想要的效果就可以。你对什么感兴趣,那就都尝试一下,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数码和胶片我都不排斥,我的大多数同学和老师也都认为胶片的拍摄练习会对数码也有很大帮助(曝光,色调,构图等)。


我上学期做过数码负片,然后用白金印相法冲印出来,过程是非常有趣的;参加展览的作品是我用手机拍的,喷墨打印,已经顺利卖出去了;这学期做的老年夫妻肖像项目是用数码相机和拍立得,数码的好处就是可以不吝啬快门,拍完以后还可以随时给别人看,虽然他们永远不会满意陌生人给他们拍的照片,但是他们也会想知道自己在照片中是什么样子的;拍立得每次拍两张,送给他们一张,我自己留一张。


所以,不是说器材不重要,而是没必要在这个问题上钻牛角尖。我觉得胶片和数码不是对立的,作为媒介和工具,一直都应该是平等的。




关于手机摄影


我是手机摄影的忠实拥护者。最近看到了一些人的吐槽,大概都围绕着:“手机原片没法看。全都是滤镜的功劳。没有app就是废片。”请问手机,或者app,是招你们还是惹你们了……我从来都不否认滤镜是让照片“变好看”的途径,但前提是你得拍出东西来,没照片可编辑你要app有啥用呢。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容易得到的,摄影也一样,没什么捷径可言。大量的拍摄练习是必需的,用什么来练习呢?手机呗,因为它随时随地都在你触手可及的地方。就拿iPhone来说,它足够轻便小巧隐蔽灵活而且画质不差,你可以走到哪儿拍到哪儿。2012年美国的纽约时报曾雇佣了几个报道摄影师用手机摄影来记录飓风“桑迪”,然后通过Instagram平台进行发布。我在学校认识的几个学长也曾用iPhone完成过他们的拍摄项目。手机摄影是毫无悬念的必然趋势,对于技术的发展革新没必要抗拒。


还有一件事儿挺逗的,有人在“对于摄影来说,一台iPhone就够了,你的也可以”这句话后发表评论:“首先,你得有一部iPhone,其次,你还得有修片软件/你还得会后期处理/你还得有好用的滤镜/你还得在国外。”唉…用数码相机拍完还要Photoshop和Lightroom后期呢,用手机拍完以后加滤镜也是一个道理,有什么错?为啥非得在国外,我觉得这跟地点完全没有关系,只是因为大家一直都是在国内生活,看到国外的环境比较新鲜罢了。美国人看中国的环境还新鲜呢。感觉这些人的重点都跑偏了,重要的是前期怎么用手机控制曝光和构图,还有你想拍什么想表达什么。滤镜的作用只是加工一下美化照片而已,并不是主要的。


也有人说手机毕竟无法比拟相机,从某些方面来说我也认为是这样,所以对于我来说手机就是个练习工具。大家不要在这个问题上浪费时间较真儿了。


PS:既然说到滤镜,就顺便甩一个朋友的豆瓣相册,很强大...“自从有了APP 单反你在哪?”--->https://www.douban.com/photos/album/92572658/






关于拍摄内容和题材


摄影作品就跟一面镜子一样,反映的是摄影师的内心,或者反映的至少是其内心的某一部分。来读摄影之前,我不知道自己该拍什么,眼睛所见的,我就全都拍下来。没有主题,没有计划,没有概念,没有想法。


来这儿以后上的第一门课,教授要求先整理我们过去所拍摄的作品20张,我整理了在国内拍的街头作品,包括黑白和彩色。然后教授让我去看布列松,布巴,卡帕,杜瓦诺,维利罗尼,柯特兹,马克吕布,弗里德曼……于是我第一个学期拍的都是黑白街头。我教授跟我说,他没什么可以教我的,而且抓拍瞬间,也不是靠“教”才能会的。他说我本身就有这种“瞬间”的感觉,所以我只需要继续去拍就可以了。


那时候我们每周一和教授单独见面,每周三展示10张作品(组图)。我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思考单幅作品和组图作品的差异。包括我这学期的拍摄项目,教授对我们的引导都是,需要有一个主题或者概念在作品里贯彻始终。这就是一些摄影师所说的“全局意识”。主题内容,摄影表达方式等,均要做到统一并紧密连结。


举一下我这学期的例子。这学期我拍的是街头的老年夫妻,平均年龄都是60-70岁,这个项目的开头很好,我每周都会在街头随意找一些看起来比较和蔼可亲的老年人进行采访和拍摄。拍了两三个礼拜以后,开始出现问题了,那就是这些照片看起来变得乏味无聊,因为一直在“重复”。他们大多数都被我从正面拍摄,所以虽然是不同的夫妇,但是拍摄的角度却基本相同,而且我将后期全部调成了黑白。再者,他们都是坐在公园中的长椅上,所以也总是相似的背景和坐姿。同时,这些老人大多数是游客,就如掠影一般来了就走,时间上的限制让我们无法深入交流。


教授问我:“为什么一定要是游客呢?为什么不去拍摄一些当地的夫妇?为什么只有白人?为什么不能多元化一点?”我哑口无言。我很想说,我只是拍我在街头遇到的这些,我住在downtown,没有车,去不了其他远的地方,我的活动范围就很有限……但是这种话不能说出来,有了问题就得想办法解决。下了课以后我六神无主地求助几个美国同学,他们很积极地帮我想办法。其中一个同学建议我去老年人服务中心,她说很多本地老夫妇会去那里参加活动,跳舞什么的,拍下来也许会有意思。另一个同学告诉我,很多艺术家在做自己的项目时都会在中途发生各种未知的情况,其中有一点就是,发现项目好像走进了死胡同,受到限制,没办法继续下去,也许要换一个思路从头再来。但当时离我们的作品集审核只有不到一个礼拜的时间,我根本没有时间从头再来…我联系到了一个马上要毕业的摄影系学生,她的毕业展的内容是关于“孤独和失去”,那些丧偶的老年人们,在某些方面跟我算是有相同的地方…读了她的陈述看了她的作品以后,我给她发了邮件并得到了回复,然后我重新整合了这学期拍摄的所有照片,并且包含了彩色+黑白,在陈列安排上做了重新的调整,在模拟审核的时候教授也觉得彩色作品和新的编排很好,大家又帮我做了作品上的再次筛选,最后在上周五的正式审核中顺利通过。


在时长20分钟的审核中,除了摄影系主任,还有另外两个教授一起进行评价和提问。他们还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比如可以尝试不同种族/年龄/结婚时间长短的夫妻进行拍摄采访,结婚两三年和结婚五十多年的夫妻,肯定是不同的,这种不同群体的划分可能会更有“调查”的意义。比如不光拍摄一次,还要进行回访,建立长久的关系,这样也可以看出他们在生活中的变化。再比如,拍摄过程中的采访提出的问题有什么关联性,为什么会提这些问题,这些问题为什么重要,意味着什么。还有,如何扩展这个拍摄项目,怎样能让画面看起来更加有意思,比如其中一个教授说到,作品中对于细节部分的拍摄就比只是两个人坐在那里要生动很多。关于扩展拍摄项目,我说作为一个在美国的外国人,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无疑是让我最感兴趣的地方。比方说老年人的婚姻。在美国,即使是老年人也是各种拉着手挽着胳膊上街,还有时不时的亲吻,毫不羞涩于表达他们的爱与浪漫。而目前在中国的老年夫妻,很多是经过家庭包办或者领导介绍的传统婚姻,甚至即使没有“爱”,他们也会待在一起。而且在中国的老年人还是比较传统保守,不善于表达感情的。如果我在回国的时候继续拍摄这个项目,进行走访和拍摄,然后与我在美国拍摄的做出对比,一定会非常有趣。教授们对我们都很严格,但是他们真的非常博学,而且希望所有学生们都能成功,所以总是充分和我们进行分享和交流,想办法给我们意见/建议来推着我们向前走。


所以,在这个拍摄项目里,我终于算是找到了一点方向。已经跟当地的老年人服务中心取得联系,应该会在这周内就进行两三对夫妻的拍摄。这个项目在以后可能还会有更多未知的变化,但是主体要保持,中心概念也不会轻易改变。


就我个人来说,目前的拍摄内容还是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说实话,我无法一直只拍摄街头或者纪实。如果只拍这种内容,我觉得我可能会永远瓶颈。我在来读研之前想的是,我希望什么类型风格的摄影都有所尝试。读研第一个学期我想的是,我以后都会只拍黑白街头。然后我在来了一个月以后因为受到Humans of New York的影响开始拍摄Savannah的街头陌生人,有了和被拍摄者的近距离接触&谈话,并且成片选择了彩色。读研的第二个学期,在街头肖像的基础上,我决定选择一个固定的人群进行拍摄,那就是老年夫妻。这半年时间我基本都是在拍纪实,然后突然发现,有点儿疲惫。于是我开始整理硬盘,并对以前拍摄的片子按照主题进行整合筛选,以组图的形式发出来,所以最近发的部分片子都是过去两年内拍摄的,但是意料之外的感觉不错。


我想把这种“感觉”进行下去。那就是除了学校的拍摄项目之外,做自己更个人化更内心的东西。而不管做什么,都需要问自己一句:“为什么?”——为什么要拍摄这个题材,为什么选择数码/胶片作为媒介,为什么选择黑白而不是彩色,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表现方式,为什么尺寸选择1*1而不是4*5/8*10……很多很多的为什么,挨个儿列出来,轮廓才会清晰,也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再然后才是拍摄。


 


 


看书,看艺术家评论,看展览,看摄影师陈述,看摄影师系列作品,看……


我觉得对于所有摄影师来说,艺术史/摄影史的学习都是必不可少的。大多数人或许会觉得读历史很无聊,纯艺术史也确实比较枯燥。但摄影史还是非常有趣的!摄影和艺术自古以来都处于一种相爱相杀的复杂关系中,相容又对立。首先照相机是由于人们对于“真实”的渴望而发明出来的(不满足于绘画的“不够完全还原”),刚开始就是纯机械,其作用也只是单纯“记录所发生的”。摄影经过几番挣扎直到后来才被人们确立其所具有的“艺术性”。这个过程难道不值得去探索了解一下吗?我觉得不管是对于艺术史还是摄影史的学习,都是一种在精神层面的认知和进步,简单来说就是可以丰富你的思想。


我本科的时候是传播学专业,和艺术毫无瓜葛。大四的时候上过一门摄影史,无聊到我每次都打瞌睡,那时丝毫没觉得摄影史这东西有什么重要性。来读摄影研究生以后,这种历史知识背景的匮乏一下子把我在摄影方面的所有短处都暴露出来了,不管是在摄影语言的表达上,还是在平时的作品讨论中,对于图片的阅读能力和评价能力,都显得力不从心。这学期上的这门摄影文化历史课,简直是我的救星。虽然很累,要读很多材料,还要写总结/论文/评论,但是可以说是苦中有乐吧。最主要的就是体现在阅读图片上面,通过看作品中得到信息然后进行评论和反馈。虽然目前在网站上我还是倾向于对于别人拍摄的保持欣赏+沉默,但是跟一些朋友私下也会交流,互相指证批评什么的。


很多人或许会更倾向于学摄影技术方面的东西,但艺术史/摄影史所带给你的思路和眼光却是技术所做不到的。学艺术史/摄影史也有助于对于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能力,是绝对可以激发创造力的。尤其是在觉得不想拍,拍不下去的时候,那就干脆别碰相机,然后去看看书,看看艺术评论家写过的文章,去感受他们的观点,想想为什么他们会这样评论,如果是你的话你会怎么说,也沉淀一下自己。读书和写字一样可以让人静心,而且在读历史的过程中真的会有意想不到的灵感和想法出现(个人经验之谈)。


说完历史和艺术家评论的事儿,接下来就是其他一些可以帮助提升对摄影感受和认知的方法,那就是多看其他摄影师的作品和阅读他们的个人陈述。很多摄影师个人网站上的作品集基本都是以系列组图方式进行展示的,如前面所说,作品需看整体,有“全局意识”。不光是在自己拍摄的时候,在看摄影师的系列作品的时候一样要用整体去体会。如果喜欢哪种风格和内容的,初期可以进行相应的模仿,但是你也要有一个原因来说服自己为什么去“模仿”,这种“模仿”背后带给你的启发是什么。如果只是单纯的“模仿”,无非是无用功,永远不是自己的东西。阅读摄影师的个人陈述也是很重要的,其实这应该放在阅读作品的前面……个人陈述一般也不会很长,但是摄影师会写清楚这个系列的作品要表达和传递的是一种什么概念和信息,同时可能也会交待一些创作背景和所做的调查。多看看这些也可以帮助自己开发更多思考的空间和角度。摄影展之类的就不必多说了吧,一个道理。很多作品,或许也不一定能彻底看懂并领会摄影师的表达意图,但是不看的话,那么未知的永远只能是未知。多看才能长见识嘛,当然了,带着脑子和思考去看啊,不然就是溜达一圈儿,也没闹明白看个什么劲儿呢。


 


 


接下来的拍摄项目


夏天回国会开始拍私人项目,仍旧是纪实,主题上会回归到家庭,所以毫无疑问是长期的。家里的老人不太好,回北京以后只休息两天就要赶回南方老家,替家里分担一些事情。同时也希望能用影像记录下家族的变化,也是一个实地做调查的机会。之所以说是“家族”,是因为外婆这一氏族庞大到确实可追溯至百年之前,在和我妈做了一些交流之后觉得有很多线索值得挖掘。同时对所有家人,我都希望能记录下他们的日常,并定期拍摄肖像,作为以后的档案记录。家里的几个老人先后都不大好,也让我觉得家人是首当其冲的重中之重。而我会的只有摄影,我能做的就是保留住所有的影像回忆。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呢…


 


 


最后,谢谢你的阅读^^ 这篇流水账一般的总结主要还是我写给我自己的,如果能对他人有任何帮助,也不枉它有些价值。我文笔不好,通篇白话,希望看起来不算费劲。


我快回国了,在北京的时间如下:6月17日-7月4日,8月2日-9月9日,这两个时间段里可能会有去外地的出行计划,还没定。有在北京的朋友欢迎一起出来拍照扫街交流玩耍(顺便吃东西嘛)!希望Lofter能在夏天各地组织个小聚就再好不过了。[我爱主页君<3]


 


微博: 若酱子


Instagram: shiyanghan


个人网站:https://www.hanshiyang.com


 


 


———————————————————————






Photographers


Jim Goldberg: https://www.jimgoldberg.com/


Mary West Quin: https://www.marywestquin.com/


Lissette Schaeffler: https://www.lissetteschaeffler.com/


Jeffery Walls: https://www.jeffwalls.com/


Angela Franks Wells: https://angelafrankswells.com/


Angela West: https://www.angelawest.net/


Eugene Richards: https://www.eugenerichards.com/


Eric Antoine: https://www.ericantoinephoto.com/


Daniel Kariko: https://www.danielkariko.com/


Alex Webb: https://www.webbnorriswebb.co/


Matthew Gamber: https://matthewgamber.com/


Cindy Sherman: https://www.cindysherman.com/


Theron Humphrey: https://theronhumphrey.com/


Benjamin Lowy: https://www.benlowy.com/


David Taylor: https://www.dtaylorphoto.com/


Dan Saelinger: https://dansaelinger.com/


David Field: https://caterpillarfilms.net/


Sim Chi Yin: https://www.chiyinsim.com/


Ren Hang: https://renhang.org/


Gilles Roudière: https://www.gillesroudiere.com/


David J Carol: https://davidcarol.com/


Jeffrey Moustache: https://www.jeffreymoustache.com/


Terry Evans: https://www.terryevansphotography.com/


Debbie Fleming Caffery: https://www.debbieflemingcaffery.com/


Dave Anderson: https://www.dbanderson.com/


Vance Jacobs: https://www.vancejacobs.com/


Matt Eich: https://www.matteichphoto.com/splash


Zhenjie Dong: https://www.zhenjiedong.com/


Huang Jing: https://huangjingart.com/


Tseng Kwong Chi: https://www.tsengkwongchi.com/


Jeff Rich: https://www.jeffreyrich.com/


Jen Davis: https://www.jendavisphoto.com/


Lisa M. Robinson: https://www.lisamrobinson.com/


Bryan Jolley: https://www.bryanjolley.com/


Eileen Cowin: https://www.eileencowin.com/


David Claerbout: https://davidclaerbout.com/


 


 


Photo Projects:


Phillip Toledano, "Days With My Father"


Pimprae Hiranprueck, "Intersectingthe Parallels"


Nicholas Nixon, "25 Years of the Brown Sisters and New Work"


Monika Merva, "The City of Children"


Bruce Davidson, "Central Park"


Bernd Becher, "Water Towers"


Peter Turnley, "French Kiss – A Love Letter to Paris"


 


 


Books:


Roland Barthes, "Camera Lucida"


Jonathan Green, "American Photography: A Critical History 1945 to Present"


John Berger, "Ways of Seeing: Based on the BBC Television Series"


Mary Warner Marien, "Photography: A Cultural History"


Susan Sontag, "On Photography"


Susan Sontag, "Regarding the Pain of Others"


Terry Barrett, "Criticizing Photographs"


Jessica Backhaus, "Jesus and the Cherries"


Michael Williams, Richard Cahan and Nicholas Osborn, "Who We Were: A Snapshot History of America"


 


 


Readings:


Andre Bazin, "The Ontology of the Photographic Image"


Rosalind Krauss, "Tracing Nadar"


Susan Sontag, "Looking at War"


Peter Osborne, "Camera Portabilis: God, Space, and Optics the Visualization of Mobility Before 1840"


Douglas Nickel, Peter Henry Emerson: "The Mechanics of Seeing"


Sandra Phillips, "Identifying the Criminal"


Guy Debord,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 The Culmination of Separation"


Roland Barthes, "The Great Family of Man"


James Agee, "Let Us Now Praise Famous Men"


Susan Sontag, "America, Seen Through Photographs, Darkly"


John Szarkowski, "William Eggleston's Guide"


Nancy Foote, "The Anti-Photographers"


Ingrid Stevens, "Structuralism, Post-Structuralism, Deconstruction, and Art Criticism"


Linda Andre, "The Politics of Postmodernism"


Sarah Kembler, "Shadow of the Object"


Ine Gevers , "Images that Demand Consumption: Post-Documentary Photography, Art and Ethics"


(注:桑塔格的《论摄影》中文版PDF/“Camera Lucida”英文PDF/所有阅读文章英文版PDF均已上传至百度网盘,有需要的请自取:https://pan.baidu.com/s/1o6G2dTK 


 


Websites:


Photography-now: https://www.photography-now.com/


photo-eye: https://www.photoeye.com/


aipad(Association of International Photography Art Dealers): https://www.aipad.com/


PhotoNOLA: https://photonola.org/


ZoneZero: https://v2.zonezero.com/


ArtDeadline.Com: https://artdeadline.com/


CaFÉ: https://www.callforentry.org/


Mary Virginia Swanson: https://mvswanson.com/


Creative Quarterly: https://www.cqjournal.com/


LensCulture: https://www.lensculture.com/


The Photo Review: https://www.photoreview.org/


Paducah Photo: https://www.paducahphoto.com/


LENSCRATCH: https://lenscratch.com/


Ticka Arts: https://www.ticka-arts.com/


Fraction Magazine: https://fractionmagazine.com/


CENTER: https://visitcenter.org/


Photolucida: https://www.photolucida.org/


Aint-Bad Magazine: https://aintbadmagazine.com/


PDN: https://www.pdncuratorawards.com/


Apostrophe: https://www.apostrophe.net/


Greenhousereps: www.greenhousereps.com/


Milagro Arts Center: https://milagroarts.org/


Light Work: https://www.lightwork.org/


The Asheville Darkroom: https://www.theashevilledarkroom.com/


VCCA: https://www.vcca.com/


ResArtis: https://www.resartis.org/


Rayko Photo Center: https://raykophotocenter.com/


SF Camerawork: https://www.sfcamerawork.org/


Inter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 https://www.icp.org/


621 Gallery: https://www.621gallery.org/


Photo Center NW: https://pcnw.org/


Newspace Center for Photography: https://newspacephoto.org/


Photographic Resource Center: https://www.bu.edu/prc/


New Orleans Photo Alliance: https://neworleansphotoalliance.org/


Serenbe Photography Center: https://www.serenbephotographycenter.com/


Slow Exposures: https://www.slowexposures.org/


Blue Earth Alliance: https://www.blueearth.org/


Centerfor Photography at Woodstock: https://www.cpw.org/


AndersonRanch Arts Center: https://www.andersonranch.org/


burn magazine: https://www.burnmagazine.org/


 


 


Others:


MagnumPhotos: https://www.magnumphotos.com/


1416教室: https://1416.me/


Leica中文摄影杂志: https://www.leica.org.cn/


AccidentalMysteries: https://www.accidentalmysteries.com/


Awkward Family Photos: https://awkwardfamilyphotos.com/


Finding Vivian Maier: https://www.findingvivianmaier.com/


THIS WILD IDEA: https://thiswildidea.com/


评论

热度(1460)